6旬老人用8年时间为抗战烈士立69座纪念碑

2013年11月11日07:24  新文化报
金春燮介绍童长荣烈士的事迹 本组图片 本报记者 李洪亮 摄 金春燮介绍童长荣烈士的事迹 本组图片 本报记者 李洪亮 摄

  16号候选人:金春燮

  推荐理由:四处筹钱,为在汪清牺牲的抗日烈士立碑树传,8年来树起69块烈士碑。现在汪清已经成为全省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人物语录:抗日战争最艰苦到什么程度?皮带、树皮都煮着吃完了,那时的人有工资吗?一直坚持战斗,那是什么理想信念啊?这样的历史我们不讲孩子们能知道吗?这样的历史到我们这一代不能断档啊,留下这段历史遗迹,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身边人评价:

  他的这种精神感动了很多人,大家都很支持。

  ———汪清县关工委副主任崔锦哲

  他身体也不好,这么多年一直在坚持,这种事情很不容易做,这种精神我们很敬佩。

  ———汪清县二小辅导员 金红女

  听说他周六周日都不休息,四处筹钱给烈士们立碑,他没忘记革命传统,没忘记这些革命烈士,让我们很感动。

  ———抗日烈士金相和的孙子金吉松

  沿着汪清县城向东30公里左右,东光镇庙沟村大北沟入口处,是革命烈士童长荣的陵园。高耸的纪念碑、洁白的花岗岩,逼真的烈士头像,感人的碑文,重现了这位东满特殊委员会书记率领军民勇斗日寇的壮烈事迹。

  这个烈士陵园的大半部分,是由一位66岁的退休老人建起来的。不只是这里,这位老人凭着一股执著劲,8年时间里,在汪清立下了69座烈士纪念碑。

  感叹:历史不能到我这代断档

  这位老人叫金春燮,退休前曾担任汪清县委副书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05年退居二线,担任汪清县关工委主任。

  10月23日,寒风中的童长荣烈士陵园整洁而肃穆,墓前有一株已经枯萎的花,是之前来祭奠的人留下的。金春燮走过去,把花移走,用手轻轻打扫着墓前落下的枯叶。

  “当时他是东满地区特别委员会书记,用现在的级别说那就是省军级,27岁就牺牲了,可原来他的墓只是一个小土包,上面用二三十块石头围着,碑高不到一米。他这样的英雄,不应该有个像样的墓碑吗?”66岁的金春燮抚摸着花岗岩雕成的童长荣头像,满怀深情地说,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汪清是东满地区抗日战争的指挥中心。抗战期间,汪清这块土地上发生过104场抗日战斗,加上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牺牲的汪清籍烈士有2300多名。“这样的历史,我们不讲孩子们能知道吗?到我这代不能断档啊!”金春燮说。

  担任关工委主任后,他接触的都是孩子们,发现对当年的抗战历史孩子们了解不多,感触更少。让他这个当过兵的老党员下定决心,一定要为英烈们树碑立传,留住历史,教育下一代。

  树碑:自己动手平整场地

  这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太难了。汪清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到哪儿筹钱呢?金春燮的选择是挨家单位走。

  “凡是有点儿经费的单位,他都跑遍了。”和金春燮一起共事的关工委副主任崔锦哲说。金春燮承认,自己到处要钱有点低气,可让他欣慰的是,“没有不支持的!”汪清县的各级单位,包括组织部、交通局等部门,都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拿出一部分表示支持。

  蛟河市天岗镇是著名的花岗岩产地,距离汪清有4个多小时车程。为了挑选质量过硬的花岗岩,金春燮一趟一趟往天岗镇跑。为了节省费用,他要4时许起床,带着水和面包在车上吃,到天岗挑选石材、谈好价格和要求后,赶紧乘坐下午的车赶回汪清,晚饭也在车上解决。而石碑雕刻好之后,他又要起早赶到天岗,雇上卡车往汪清赶。每一座碑至少要去天岗两次,8年来,金春燮树起69座纪念碑,往返天岗有100多次。

  而石碑运回来之前,是艰苦的平整场地阶段。墓碑选址都在当年烈士牺牲或者战斗的遗址,大多在山沟里,汽车进不去。找工人花钱多,金春燮和关工委的几位老同志就自己动手,光是修建童长荣烈士陵园的半年里,金春燮就40多次往返汪清和30公里外的烈士墓地,卡车、铲车、拖拉机都坐过。

  立传:编撰50多万字历史文献

  为了清晰了解汪清的抗战历史,金春燮四处寻找烈士后代和抗战老兵,足迹踏遍整个延边,每块纪念碑上的碑文都是他自己设计、自己撰写的。

  革命烈士金相和曾经是汪清县第一任县委书记,1931年在汪清做地下工作时被捕牺牲。如今,他的孙子金吉松已经50岁,金春燮辗转找到他,了解了烈士后代的生活,并四处筹钱为金相和树碑立传。2007年7月1日,一座壮观的烈士墓在金相和的牺牲地揭幕。

  经过不懈努力,金春燮找到了当年罗子沟镇四道河子惨案幸存者,还有曾被胁迫为日本侵略者修建机场的劳工等人,并从他们口中详细地了解当年的历史。为了让后代铭记,60多岁的金春燮学会了使用电脑,编撰了《不朽的丰碑》、《闪光的足迹》等50多万字的历史文献。

  2011年,是汪清县建县100周年,金春燮用他搜集到的抗日战争时期的照片,在汪清县二小举办了汪清县抗日战争图片展。

  这次图片展花费的几万元钱,是由一位名叫崔龙燮的80岁老人拿的。这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军人听说金春燮要给烈士们树碑立传,主动倾囊相助,前后一共捐助5万多元。

  成果:已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前不久,金春燮筹钱复原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密营,地点在大梨树沟入口处,这里也是延边州第一个抗战密营。

  布满落叶的山沟里,走过一段宽约20厘米的小桥,一处木头搭建的小屋现身树丛中,屋子一角是用草铺的床,阴暗潮湿,四处漏风。屋内墙壁上挂满了曾经在汪清指挥和参加抗战的将士们的照片和事迹简介,童长荣、金日成、周保中等。

  “他们当年都在这里战斗过。”金春燮说,“这里将作为红色旅游路线的景点、重走抗战路的重要部分,让大家来亲身感受。”

  在金春燮的推动下,今年,汪清县政府拿出100多万元,扩建并修缮了童长荣烈士陵园和东满抗日英烈纪念碑等,汪清已经成为延边乃至全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投票方式

  方式一:移动客户端新文化+“新文化+”客户端是新文化报社开发的一款APP软件,随时报道长春市的即时信息。只要您使用的是智能手机,就可以通过苹果或安卓的手机应用市场搜索“新文化+”,安装“新文化+”手机应用软件,在新闻首页置顶项寻找相关内容进行投票,或在“新文化+”寻找右侧页面的“投票”选项投票。

  方式二:新文化网 登录新文化网(www.xwh.cn),点击“第十一届感动吉林人物评选”专题页面投票。

  方式三:新文化报新闻线索微信 打开微信→进入“通讯录”→点击右上方的“+”→点击“搜号码 ”→输入“xwhb96618”→点击“查找”→出现“新文化报新闻热线96618”的页面→点击“关注”。发送内容:感动吉林+候选人序号或姓名,一个微信账号每天只能投票一次,多投无效。

  方式四:短信投票 移动、联通、电信手机用户,发送AE+候选人编号至1062577777(注:每条短信只限发送一个编号,发送编号即可,不需要发送候选人名字,每条资费一元,如为多人投票,则要发送多条,并按条计费)。

  方式五:邮寄投票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6906号,新文化报社社区新闻部《感动吉林》栏目组收,邮编130022(写明候选人姓名、编号,以及投票人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以便抽奖兑奖)

  本报记者 杨威

(编辑:SN098)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台风海燕可能是人类记载最强风暴
  • 体育英超-范佩西绝杀 曼联胜阿森纳 视频
  • 娱乐汪峰八分半告白承认恋情 章子怡感动拭泪
  • 财经内地港人不堪高物价选择回流养老
  • 科技策划:双11网上抢购全攻略
  • 博客“团购”越南新娘暴露什么现实
  • 读书机长揭秘:毛主席最后一次神秘飞行
  • 教育土豪妈20万替女儿请家教 新浪教育盛典